2025年9月20日,今日下午,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新華一家亲(北京)文艺有限承办,北京華侨大厦协办,中国太极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特别支持的首届《穿越千年·文明中国》周锡珽 廖舜沵大师展在北京華侨大厦隆重启幕。本次展览聚焦周锡珽与廖舜沵两位杰出艺术家的近作精品,通过山水与书法的对话,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溯源与当代转化之旅,为金秋北京带来一场融合传统精神与当代语汇的艺术盛宴。
•开幕盛况:嘉宾云集,共话文明传承
展览开幕式于下午14:59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正式启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丽丽女士在致辞中深入阐述了展览的文化意义:"中華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岁月长河,孕育了我们独特而辉煌的文化艺术传统。书画艺术作为这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不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心灵与世界的桥梁。"
她进一步强调:"支持像今天这样高品质、高水准的艺术展览,正是我们践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宗旨的重要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被看见,让更多深邃的传统智慧被感知,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
著名导演李建平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发言,从创作实践角度分享了独到见解:"作为导演,我始终认为,真正打动人心的艺术,必然根植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今天站在这里,我从周锡珽、廖舜沵两位大师的作品中,再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明跨越时空的澎湃生命力。"他进一步阐释道:"周锡珽大师的山水,从传统中走来,却又融入了自己对自然与禅意的独特体悟,笔墨间既有古法的严谨,更有现代的呼吸感,可谓'承古开新'。而廖舜沵大师的书法,大胆解构古文字,以令人惊叹的现代视觉语言,让古老的篆书焕发出全新的魅力,这是一种'以古铸今'的智慧。他们的创作,与我过去参与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盛典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将中華文化的基因,用当代的、国际化的语汇重新表达,让传统'活'在当下。"
•艺术家与作品:承古开新,以古铸今
周锡珽:古墨禅意,气象新生
周锡珽大师出生于1958年,艺术旅程始于少年时期。十五岁时因母亲任职于台湾历史博物馆的机缘,他参加了博物馆的晚间国画课程,并拜入启蒙恩师范伯洪门下,从基础山水画法入手。经过一年扎实的学习,范老师见其基础渐稳,便鼓励他学习仿古画。他先后研习沈周、巨然的披麻皴,夏圭、马远、唐寅的斧劈皴,以及李成、郭熙的画树法,沉浸于传统笔墨凡十余年。
范老师常鼓励他到台北故宫观摩唐、宋、元、明、清各代名迹,背诵古今大师特长,这使得周锡珽深刻知悉了山水画的渊缘与发展。在众多古代大师中,周锡珽尤为钟情于石涛,前后仿摹其画作近八十幅。他深入研究石涛画理,尤其是"我自用我法"的主张,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艺术震撼。这一认识促使他在两年后停止了长达十二年的仿古阶段,开始思考如何走出自己的艺术风貌,这一转变标志着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
1996年,周锡珽因缘际会前往缅甸,接触了原始佛法与禅修。禅修的实践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他因习禅而学会观察自然细腻的变化,并将其融入画中,觉察心境与空间的变化,观照与体悟自然多变的现象与其根本。他热爱自然的景象变化,努力将仿古功底与禅意结合。经过近数十年来不断的尝试与突破,他的创作思想逐渐细腻,并能在巨幅画面上呈现。
他的画面追求"气的流动与生命力",以及自然动与静间的过程,如光线与山石云树间所产生的色彩与气韵;温度与湿度对于空气所产生云雾的变化使画面更有力的延伸。周锡珽不拘泥于传统的画法与布局,而是观察并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画入画中,使得画面产生真实自然的视觉效果。他认为,这种追求其实存在于自然与禅的共通之中。
2019年,台湾著名水墨画家周锡珽的作品进入佳士得近代水墨拍卖,并连续三年(2019、2020、2021)入选。年过六旬的他,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重视向内心灵的提升,由"六触"的感受连结于笔下,以自然为师,追求心境愈宽广,变化无穷悠然于笔下,无拘于心中,真正实现了"古墨今韵"。
廖舜沵:古篆新解,金声玉振
廖舜沵大师,台湾著名书法家1951年生于福建南靖,号静心、春霖。他自幼喜爱书法,并长期将书法运用于生活及文书、信件上。他深刻体会到: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毛笔为工具的一门抽象线条组成艺术。他认为书法源远流长,独步世界,经过千年发展衍化,书体丰富多彩,形态动静各异,是中華文化的象征,包含着形象美、抽象美、意境美,是人心理活动的物态结果。
廖舜沵大师喜欢三代以前的文字,因其线条古拙、苍茫、浑厚、多变。他发现,尽管商周以降对古文字探讨论述者众,但书迹留存甚寡。虽然清代因金石篆刻与碑学兴起,古篆风行,然仍未出新意。在他看来,篆书乃中華汉字发展过程中重要一环,需将古文字重新诠释、汲古出新,使古篆书迹更加丰沛。
源于这一动力,在长年以来未有师承的情况下,他自行临习、探究、观摩古文字,并将我華夏最宝贵古文字,重新表现其内心之领悟。他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干湿等变化,以轻重疾徐、光润滞涩、枯硬软柔的墨痕,传达心灵的焦灼、畅达、甜美、苦涩等情感蕴结。在线条中流动着缕缕情思和细腻丰富的艺术感受,使文字线条具有宇宙精神和生命情感的流动。
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廖舜沵大师以新思维改变传统书法布局,从古文字标准书体线条组合之美表现,再解构书体结构及传统布局,重新思考表现方式,付予线条与结构与整体画面新生命。其作品经过精心编排,脱离传统布局,并借创新书体与书体变化,应物象形,形成活泼、立体的画面或视觉效果,更加贴近生活。
策展人翘楚在前言中精辟地总结了廖舜沵大师的艺术成就:"以石鼓文列序,采集青铜器铭文等多种古文字为元素的字体创作,是廖大师'好古'的部分;而设计'视错觉',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与大脑的认知规律,营造有悖于实际视觉的效果,让观者生出迷惑好奇,进而深入探究,是其'新篆'的部分。前者高古,严峻肃杀,汲取了陶范法所铸造的金石之感,相较晚期錾刻的细软线条更为质拙有力;后者当代,对篆字自由解构建构,以几何形态透视变换,嵌入三维空间,用数学的理性之美向古文字原始的秩序,发起了叩问。"
•策展理念:穿越千年,文明对话
策展人翘楚为展览撰写了两篇深刻的前言,分别以"从古人中来,归造化中去"(周锡珽)和"嗟余好古生苦晚,今为南靖书篆人"(廖舜沵)为题,阐释了两位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与精神追求。
对于周锡珽大师的作品,翘楚写道:"周锡珽大师在做自然的旁观者,对墨分五色的精炼概括,皴法遒劲不雕琢,去除了笔墨中的世故。骨里设色,皮上飞白。布局几乎未参考古人置式,视觉上随缘取景,凭妙手偶得。光影塑造非目的,西方绘画语言清浅穿插,保持了与传统技法之间的距离,新鲜而陌生。那些重复秩序中无意识的笔法,带着思考的排布线条,也像极了贵族消遣无聊的方式。层叠点染中形成疏离的图示,越是平面,就越是平淡,全无尘世烟火中的闲愁。山水永为主人,你我皆是倦旅。"
对于廖舜沵的创作,翘楚认为:"艺术家试着打破官方主流文化长期以来的话语垄断,将杂篆引入创作视野,发挥象形文字的特点,使得文字符号都化为图像。赋形为鸟虫,或虫书乱英画,或蜘蛛挂丝轻,或百鸟空嘹唳,或孤鸿自娇啼,利用文字本身形态进行艺术实验。杂篆是权力规训下的'弃儿',文化演进过程中的牺牲品。其多样性不应被单一的权力意志所定义。官方文字在长期的使用和推广中,其符号意义被不断强化和固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编码。而杂篆则像是散落于文化边缘的符号碎片,它们的意义被忽视、被遮蔽。廖大师作为拯救者,不仅是对文字形式的复兴,更是对被边缘化文化的一种声援。"
展览引导观众思考传统如何与当代接轨,东方美学如何与世界对话。这种策展结构不仅展示了艺术作品本身,更构建了一个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艺术家创作理念和哲学思考的叙事空间。
• 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穿越千年·文明中国》艺术展不仅仅是一次艺术作品展示,更是一次具有深刻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探索。展览通过周锡珽和廖舜沵大师的作品,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转化与创新,为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案例。
周锡珽的山水画创作,打破了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表现,将禅宗哲学与自然观察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精神又具当代气息的视觉语言。他的艺术实践表明,传统不是僵化的形式,而是一种可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资源。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对内心体验的真实表达,周锡珽成功地实现了传统山水画语言的当代转化。
廖舜沵大师的书法探索则从文字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古文字的解构与重构,挑战了传统书法的边界和定义。他的创作不仅拓展了书法的表现形式,更引发了对文字本质、文化权力和文化多样性的深刻思考。廖舜沵大师的作品表明,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化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相关性。
展览还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文化身份的同时参与国际对话?周锡珽和廖舜沵的作品提供了可能的答案——通过深入理解和创造性转化自身文化传统,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展览信息与社会反响
《穿越千年·文明中国》艺术展将持续展至2025年10月20日,期间还将举办系列学术对谈、艺术工作坊等公共教育活动。展览不仅面向艺术专业人群,也向广大公众开放,旨在推动公众对中華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思考。
展览开幕后,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收藏家、评论家和学者的关注。许多观众表示,这场展览不仅让他们欣赏到了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更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位艺术评论家观后表示:"这场展览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同时保持创新的勇气和视野。周锡珽和廖舜沵大师的作品证明,传统与当代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对话和共生的。"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被看见,让更多深邃的传统智慧被感知,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推动中華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穿越千年·文明中国》艺术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弘扬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展览信息:
· 展览名称:《穿越千年·文明中国》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25年9月20日-10月20日(每周一闭馆)
· 展览地点:北京華侨大厦一层睿美术馆
· 参展艺术家:周锡珽、廖舜沵
· 总策展人:郭平原 翘楚
· 主办单位: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
· 协办持单位:北京華侨大厦
· 承办单位:新華一家亲(北京)文艺有限公司
北京炳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中国太极文化国际交流中心
· 观展时间:14:59-18:00(开幕日)| 平日:10:00-18:00
欢迎各界人士前往观展,感受中華传统美学的当代生命力与创新表达。
推荐
更多超励志!他从餐厅服务生成长为国际枪王
1996年出生的刘付鸿锋,曾是一名餐厅服务生。18岁参军入伍,立志做特战尖兵;22岁在国际竞赛中获个人狙击第一名、综合战斗狙击第三名,荣立一等功;后被保送武警警官学院,如今成了少尉排长。他说,谁也不是天生就能成为什么,就看能不能坚持。(央视军事)来源:人民日报
在大山里架起电力“天路”
↑11月20日拍摄的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徽州至金桥22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初冬时节,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的大山里,有一群电力工人,他们奋战在青山深处,克服山高、路险等困难,架设起电力“天路”,全力推进徽州至金桥22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投运后,将为黄山市北部地区提供更加充裕的电能供应,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11月20日拍摄的安徽送变电工程有
习近平: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坚守初心 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书面演讲,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亚太稳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习近平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到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我们必须给出答案。今天,党建网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与大家一同学习提高。2022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
总书记关心的苹果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幸福果”
陕西延安山梁沟峁间,一排排苹果树整齐排列。采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村民们正在忙着给苹果树施肥、清园、打药,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今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时,在苹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令当地干部群众倍受鼓舞。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6日下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同
三江源小城“阿布”上演“穿过寒冬拥抱你”
图为志愿者为丹周卓玛配送透析液。受访者供图(抗击新冠肺炎)三江源小城“阿布”上演“穿过寒冬拥抱你”中新网西宁11月22日电 题:三江源小城“阿布”上演“穿过寒冬拥抱你”中新网记者 李江宁立冬后的三江源已迎来了几场降雪,草原褪去绿色,空气中充满了寒意。生活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丹周卓玛却在寒冷的冬天收获了一生中最难忘的温暖。“亲爱的小妹妹,每一次透析可能都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绝望体验,但你的身
陆婷玉拍摄《时尚COSMO》摩登造型惊艳 待播剧雪鹰领主引人期待
陆婷玉拍摄了杂志《时尚COSMO》11月刊,并释出写真大片及花絮。图中,陆婷玉多套造型十分抢眼,条纹西装、复古连衣裙,搭配她原生感的黑长直发型慵懒又高级,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秋日气息和摩登氛围,让人眼前一亮。镜头下的陆婷玉故事感十足,张弛有度、又甜又酷,氛围感被拿捏恰到好处!一直给人留下温柔甜美印象的陆婷玉,此次杂志一经发出便收获了不少称赞,粉丝和网友不禁感叹:“原来甜妹也可以又御又飒”,无不
刘亦芊最新写真释出 演绎多变风格尽显青春洒脱
近日,新人刘亦芊发布了一组最新写真大片。释出写真中,刘亦芊甜美不减,飒气十足,通过尝试时尚复古、甜酷、梦幻等多种风格尽显青春活力和无限可能性,用超强的镜头表现力塑造多元风格大片展现时尚可塑性。少女的调皮与优雅穿梭在复古滤镜下,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这套经典的复古学院风LOOK,以简洁优雅的毛呢复古套装和帽饰元素作为装饰。剪裁修身的开衫和半裙衬托修长的身材,搭配学院风的白色衬衫打底,复古又充满少女感,
邱意浓写真曝光 温柔法式风情眼神满满故事感
近日,有媒体曝光演员邱意浓最新写真,照片中,邱意浓身穿方领针织连衣裙,搭配清爽披肩长发,露出迷人肩颈线,简单的造型满满高级感;连衣裙勾勒出身材曲线的同时,尽显法式优雅。在释出图中,邱意浓嫣然浅笑,眼神静谧且深邃,充满了温柔的力量,灯光如暖阳般打在棕色针织毛衣上,仿佛散发着栗子味的焦糖甜香。画面氛围感十足,搭配邱意浓眼神里的故事感,尽显秋日魅力。
宁心《云襄传》之曝新角色 演戏是她最纯粹的享受
9月14日由导演游达志执导的江湖奇谋大剧《云襄传》官方微博正式发布“明珠郡主”的角色海报。海报中,青年演员宁心,出生8月20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头戴黑色帽子,着绿灰色男儿身服饰,面容清绝秀气,将“明珠郡主”一角的纯真可爱气质拿捏得十分精准。宁心化身秀气可爱造型惊艳亮相《云襄传》此次曝光的云襄郡主角色海报,人物造型与画面设计颇费心思。画面中,宁心身穿灰绿男儿服饰、头戴黑色乌纱圆顶大帽,造型细节处处体现
姚晨与金鸡再续前缘 担任创投大会主单元主评审并亮相闭幕式
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万众期待中于11月12日在中国厦门成功举办。自1981年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的打磨,中国电影金鸡奖已经成为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并于2019年设立金鸡电影创投大会,是电影新人、投资人、制片人交流融汇的主阵地,为中国电影增添了无数新生力量。今年的创投大会评审阵容强大,其中演员、监制姚晨今年作为主单元主评审参与金鸡创投大会,引发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与期待。姚晨和金